关税大降引爆外贸圈!美国客户连夜狂call中国工厂:快发货!
5月12日深夜,苏州贝昂智能的章燕手机被美国客户打爆了。就在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刚发布,俄亥俄州的采购商Ben就火急火燎发消息:"听说关税要降到30%?我们的加热器订单能做了吗?"原来,这家做空气净化器的企业,产品出口美国曾被层层加税到175%,"卖一台亏一台"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!消息一出,长三角、珠三角的外贸老板们集体沸腾,连夜开启"抢运潮"。
角度一:175%天价关税怎么来的?
这段"外贸寒冬"背后藏着三重暴击:
关税战连环套:先是美国加25%,中国反制再加25%,叠加特殊行业惩罚性关税,像贝昂智能的净化器竟滚雪球到175%;
中间商赚差价:有外贸业务员吐槽:"美国客户以为涨价全是我们吞了,其实175%里我们只敢加价20%,其他全被关税吃掉";
硬核企业求生记:章燕透露他们曾把生产线搬到越南,结果"运费比关税还贵",最后咬牙硬扛。
角度二:为啥美国客户比我们还急?
这些深夜追单的采购商,其实在打三副算盘:
清库存:美国零售商仓库快见底了,有客户直言:"你们再不发货,圣诞节货架要摆空气了";
抢低价:关税下降后首批到港货物必定涨价,现在下单能锁住旧价格;
防断供:经历过疫情断货的美国超市,如今见到中国工厂就喊"先发两个柜子压压惊"。
角度三:30%关税真是救命稻草?
兴奋之余,外贸人心里还悬着三把刀:
政策落地时差:从宣布到执行可能还有变数,有老板苦笑:"船开到半路关税又变怎么办";
成本早已飞涨:就算关税降到30%,原材料价比三年前涨了40%,"回不到从前了";
竞争对手反扑:东南亚工厂也在虎视眈眈,深圳某外贸经理透露:"越南客户听说消息后,报价立刻降了15%"。
结语:这波红利能吃多久?
外贸圈已经吵翻了天:"赶紧发货!美国客户说愿意自己承担30%关税""别高兴太早,说不定是美方的缓兵之计""建议老板们接单时加条备注:若关税反弹概不负责"
你怎么看?觉得这次关税下调能让中国制造重新占领美国市场,还是短暂回光返照?如果你是外贸老板,会现在疯狂接单还是再观望?评论区等你来辩!(PS:有工厂已收到神秘订单——客户要求把集装箱塞满后再压两吨货...)